近期动态
热门资讯
首页 > 专业建设 > 内容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2024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公告

兴义民族师范学院的办学渊源,可追溯至清嘉庆十八年(1813年)重建的笔山书院,历经百年历史沿革,2009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高等学校。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获批新增为“十三五”硕士学位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列为贵州省第二批应用型发展转型试点高校,2019年,与贵州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并招生,2023年学校列入省管高校。

学校坐落于贵州省黔西南州州府所在地兴义市,这里山川秀丽,四季如春,峡谷飞扬,峰林多姿,湖光水色,一步一景,步移景异,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生活舒适,鸾翔凤集,人杰地灵。先后荣获“中国最佳休闲旅游城市”“中国十佳最美丽风景城市”“中国十佳宜居生态城市”“中国最美的地方”等多项荣誉,是国际山地旅游大会的永久会址与举办地

教育科学学院的前身为成立于20007月的小学教育系,2009年学校升本后改称为教育科学系,20139月正式更名为教育科学学院。历经二十余年的发展,学院已成为以师范教育为主体,以教育学科和心理学科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学院。

学院现有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应用心理学3个本科专业,在校生977人,其中学前教育专业于2022年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应用心理学专业为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和省级重点支持学科,教育学一级学科于201612月通过贵州省学位办硕士点建设立项,2020年开始与贵州师范大学、宁波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学院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55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23人,高级职称教师占比55%;博士及在读博士18人,硕士28人,硕博学位的教师占比84%。教师队伍中,三级教授1人,州管专家2人,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先锋”1人,全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1人,贵州省优秀教师1人,黔西南州哲学社会科学专家人才4人。

学院设有三系一中心,即学前教育系、小学教育系、应用心理学系、教育与心理实验研究中心。与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研究中心共建“西南民族地区教育教育研究中心”,拥有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十大创新”团队1个,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先锋号”1个,与黔西南州妇联共建“黔西南州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与黔西南州教育局共建“黔西南州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训基地”等社会服务机构。学院现有实习实训基地30余个,总价值约750万元的教育与心理实验研究中心,能够较好地满足全院师生教学和科研的需要。

“十三五”以来,教育科学学院教师积极投身于科研和教改工作,公开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在SSCI期刊(Q1)发表论文5篇,SCI论文10余篇,CSSCI期刊发表论文10余篇,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在黔西南日报发表文章2篇,贵州日报发表文章1篇;出版专著30余部,教材10余部;获各类成果奖30余项,其中荣获贵州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1项,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7项;2篇咨政报告获省部级领导肯定性批示3次;获横向课题15项,横向经费300余万元;指导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科研项目64项,其中国家级项目21项,省级重点项目5项,省级一般项目38项。

为进一步优化学院人才队伍建设,结合学院发展实际,现将2024年教育科学学院高层次人才引进事宜公告如下:

一、引进层次

(一)顶尖人才

研究方向处于国际前沿,学术成果处于国际一流水平,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重要成就,主要包括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杰出人才等。

(二)领军人才

研究方向处于国内前沿,学术成果处于国内一流水平,具有成长为国家级(或世界级)杰出人才潜力,近10年来曾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领军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入选者(不含青年项目入选者)、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讲座教授等人才计划(项目)之一的;近10年曾担任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学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世界一流学科带头人等项目(课题)负责人或职务;近10年曾获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特等奖或一等奖(排名第1名),或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或一等奖(排名第1)等。

(三)拔尖人才

在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崭露头角,取得突出学术成果,具有成为该领域领军人才和学科带头人的发展潜力,主要包括近10年曾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青年拔尖人才、国家“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人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项目获得者等人才计划(项目);近10年曾获得中国青年科学家、中国青年妇女科学家等荣誉。

(四)优秀青年人才

在自然科学领域和人文社会学科领域创新业绩突出,具有成为该领域学术技术拔尖人才的发展潜力。在自然科学领域人才近5年的业绩成果需达到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科研论文被SCI一区期刊(中科院分区)收录2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或省级重点项目1项等条件中的2项。在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人才近5年的业绩成果需达到以独立作者或第一作者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经济日报》发表理论文章2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或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4项等条件中的2项。

(五)博士研究生

A类人才:博士研究生(国内具有“双证”,国〔境〕外的需经教育部认证)且具有正高专业技术职务的“双高”人才,有很好发展潜力,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能为学校学科建设作出较大的贡献。

B类人才:博士研究生(国内具有“双证”,国〔境〕外的需经教育部认证)且具有副高专业技术职务的人才,有很好发展潜力,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能为学校学科建设作出较大的贡献。

C类人才:博士研究生(国内具有“双证”,国〔境〕外的需经教育部认证),有很好的发展潜力,能胜任教学科研工作。

二、引进待遇

2024年高层次人才引进待遇一览表

 

人才层次

顶尖人才

领军人才

拔尖人才

优秀青年人才

博士研究生

A类

B类

C类

服务年限

面议

面议

面议

面议

5

8

5

8

5

8

安家费及住房补贴
(万元)

面议

面议

面议

面议

70

95

65

85

60

80

科研资助经费

面议

面议

面议

面议

自然科学类15万元;人文社科类10万元;

自然科学类15万元;人文社科类10万元;

自然科学类15万元;人文社科类10万元;

年龄要求

70岁及以下

55岁及以下

50岁及以下

40岁及以下

一般不超过45岁,特别优秀者可适当放宽至50岁。

 

三、岗位需求

教育学原理、教师教育、教育史、比较教育学、教育领导与管理、高等教育学、基础心理学、应用心理学、学前教育等相关专业

四、联系方式

学院常年开展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随时接收应聘者的申请,应聘者可将简历发送至教育科学学院联系人的电子邮箱。

人:杨老师

联系电话:0859-3296353 

报名邮箱:419473234@qq.com